古代遊記-瀛涯勝覽-暹邏篇

古代遊記-瀛涯勝覽-暹邏篇

我喜歡讀遊記,和大家分享一段六百年前,馬觀 隨鄭和下西洋時的遊記(瀛涯勝覽)。
我把它翻成白話文,但還是保留了不少簡單的文言文,因為我覺得有些文言文很簡單不須翻譯,有些則是翻成白話文後會失去原有的味道。

瀛涯勝覽

暹邏國(泰國)

自占城(越南中部)向西南,船行七晝夜,順風至新門的門臺海口處入港,就到暹邏國。地方周圍有千里,外部的山崎嶇,內部的土地潮濕,土地貧瘠不太能耕種。氣候不穩定,時寒時熱。王宮的房屋,華麗整潔。平民的房屋蓋的像樓房,樓板不使用木板鋪地,而是用檳榔木劈成竹片緊密擺置後,再用藤扎縛得十分堅固,上面再鋪藤蓆,坐臥,飲食和休息都在這上面。

國王的打扮,用白布纏頭,上不穿衣,下身圍著絲嵌的手作布巾,加上錦綺(華麗的布)纏繞在腰部。出入騎象或乘轎,一人執金柄傘,傘是用茭蔁葉做的,手工甚好。國王是鎖俚人氏(印度南部古國的人),崇信佛教。國人為僧為尼者極多,僧尼的服裝打份與中國頗為相似,僧尼也往庵觀受戒持齋。當地的風俗,凡事皆是婦人主掌,其國王及平民若有商議刑法輕重,買賣之類的大小事,都由妻子決定。其婦人志氣和度量勝過男子。若有妻與中國人交往,則準備酒飲招待,中國人與其妻同飲共寢,其夫並不認為奇怪,還說:「我妻色美,中國人喜愛。」

男子梳著髮髻,用白布纏頭,身穿長衫,婦人亦梳著髮髻,身穿長衫。凡男子年二十餘歲,則將陽物週圍之皮,用像韮菜葉那樣細的刀挑開,嵌入錫珠十數顆,皮肉用藥封護,待瘡口好時才出行走,如葡萄一般。有人開店專門幫人做嵌粧的生意。如國王或大頭目或富人,則用中空的金珠,內安砂子一粒嵌之,行動扱扱有聲為美。不嵌珠之男子,則為下等人也。最為可笑也。

男女婚姻,先請和尚迎男子至女家,和尚會討取童女喜紅,貼於男子之額,名曰「利市」,然後成親。過三日後,又請諸親友分檳榔、彩紅等物迎接新娘到新郎家,男家則置酒作樂款待賓友。死喪之禮,在人死後,用水銀灌入腹內而葬之。也有人死後,擡屍至海邊,放沙灘上,馬上會有金色之鳥大如鵝者,三五十隻飛集於空中,再飛下來將屍肉盡食而去,家人則號泣著將剩下的骨頭丟棄到海中後離開,這個被稱為鳥葬。也有人會請和尚設齋,誦經禮佛。

國之西北去二百餘里,有一市鎮名:上水,可通雲南後門。此處有番人五、六百家,各種番貨皆有賣者。紅馬廝肯的石(一種礦石的名稱)亦有賣者,此石次於紅雅姑石,明淨如石榴子一般。中國寶船到暹邏,亦用小船去做買賣。

這個國家出產黃速香、羅褐速香、降真香、沉香、花梨木,白豆蔻、大風子、血竭、藤黃、蘇木、花錫,及象牙、翠毛等物。它的蘇木很多,顏色絕勝他處出者。異獸有白象、獅子貓(波斯貓)、白鼠。其蔬菜之類,和占城差不多,一般的都有。酒有米子酒、椰子酒,都是燒酒類,甚賤(價格便宜的意思)。牛、羊、雞、鴨等畜皆有。

當地說的話頗似廣東鄉下的方言。民俗囂淫(吵鬧放蕩),好習水戰,常派兵討伐鄰邦。海貝當錢使用,不使用金銀銅錢,他們的國王時常將蘇木、降真香等物,派頭目進獻朝廷。

~文白翻譯 by Larry Chang~

請聽我說故事 歌曲中的的故事-牽絲戲

發表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