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奧古斯丁教區-羅馬天主教堂-無玷聖母獻主會與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 St. Augustine’s Roman Catholic Church Oblate Fathers

聖奧古斯丁教區-羅馬天主教堂-無玷聖母獻主會與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
St. Augustine’s Roman Catholic Church Oblate Fathers

聖奧古斯丁教區無玷聖母獻主會,屬於天主教修道會,於1816年由馬善樂教士 (Eugene De Mazenod )在法國創立,簡稱為 O.M.I. 或 OBLATES FATHERS 獻主會。溫哥華無玷聖母獻主會 St. Augustine’s Roman Catholic Church Oblate Fathers,是 O.M.I. 系統的成員。教堂建於 1932年,位於溫哥華基次蘭諾社區,不幸經歷 1980年的大火燒毀,現在的天主堂是在1998年重建。天主堂為 新哥德式建築風格,包括高的尖頂、彩繪玻璃窗、尖拱窗、外墻是紅色溝面磚,整體感覺典雅溫暖。

聖奧古斯丁教區無玷聖母獻主會 St. Augustine’s Roman Catholic Church Oblate Fathers
聖奧古斯丁教區無玷聖母獻主會,為新哥德式建築風格。
聖奧古斯丁教區無玷聖母獻主會,窗型是尖拱窗。
聖奧古斯丁教區無玷聖母獻主會,外墻是紅色溝面磚。
St. Augustine’s Roman Catholic Church Oblate Fathers
聖奧古斯丁教區無玷聖母獻主會,感覺典雅和溫暖。
教堂有高的尖頂

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

Oblate 是指奉獻給上帝或為上帝服務,獻主會的宗旨「為貧者、受忽略者和被遺棄者服務」。向被遺棄的窮人傳福音是獻主會的使命,所以在上個世紀,天主教獻主會在加拿大,成立至少54所的原住民寄宿學校,收容和管理原住民兒童。

在1920年代,許多原住民兒童被強行由家中帶走,集中在 各地的印第安寄宿學校 統一管理。在寄宿學校裡,原住民兒童不能說母語,不能信仰自己的宗教,過著沒有自由、形同被軟禁的群居生活。一直到1969年,學校才由加拿大聯邦政府接管。

引起公憤的兒童遺骸事件

近一年來,無玷聖母獻主會在加拿大備受爭議,起因於 2021年5月一則令人心碎的事件。卑詩省內陸的甘露印第安寄宿學校遺址,在儀器探測下,發現 215具兒童遺骸,被埋在沒有標記的位置上。

印第安寄宿學校兒童遺骸發現之後,引起公憤,也撕開了一道原住民的傷口。溫哥華的聖奧古斯丁羅馬天主教堂遭到破壞者襲擊。有人在教堂的前門上留言:「開放記錄」和「殺手」(‘release the records’ and ‘killers’) 。據報載,當年管理寄宿學校的無玷聖母獻主會收到2500多件求償訴訟,並已向加拿大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清秀佳人劇中原住民女孩

喜歡清秀佳人(Anne of Green Gables) 電視劇的朋友,一定對劇中那位被騙走的原住民女孩,留下深刻的印象。少年時的安妮,認識了一個原住民女孩 ka’kwet ,安妮給她起了一個名字 “Melkita’ulamun" ,意思是「一顆堅強而勇敢的心 a strong and brave heart」。劇中的 ka’kwet 被騙到寄宿學校後,勇敢的逃離學校,歷經辛苦回到原生家庭,沒想到最後她的家族,被趕來抓補她的人開槍射殺。

心疼這些受苦的孩子們,希望苦難的悲劇從此遠離,不要再重演。

影片記錄:聖奧古斯丁教區羅馬天主教堂無玷聖母獻主會

nbsp;

迴響已關閉。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